午睡為什么越睡越累睡不醒?到底又該睡多久?今天就來說說關于午睡的那些科普小知識……
大多數人可能從沒有聽說過,午睡可以造成死亡,但這絕不是危言聳聽!
2020年歐洲心臟病學學會公布的中國科學家的一項新研究成果指出,對于那些每晚有充足睡眠的人群來說,每天不超過1小時的短暫午休有助心臟健康,但午睡超過1小時可能導致其死亡風險提高30%。午睡超過1小時,不僅會影響晚間睡眠的質量和時長,還可能增加30%的死亡風險,患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增加34%。

短暫的午睡(少于 60 分鐘)一般不會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。較短的午睡(尤其是少于 30 至 45 分鐘)還能改善夜間睡眠不足者的心臟健康。對于低血壓或者心血管疾病的人群,長時間午睡后醒來后血壓的波動還會增加血管的負擔。此外,午睡超過1小時,晚上睡眠就會遠遠少于正常睡眠時長,長期以往,會影響人體的正常作息時間和身體健康。
美國康奈爾大學的心理學家JamesMass曾提出過“power-nap”的概念,中文翻譯過來就是“能量盹”。也就是說,一個5~10分鐘的“能量盹”就能幫你提高精氣神兒,中午15~30分鐘左右的睡覺,不僅可以舒緩身體、加強記憶,還能幫助提高下午的工作效率。
但是,科學研究發現對于文員、飛行員、宇航員、醫生等等職業不同、工作強度不同、身體狀況也不同,午睡時間從6分鐘至90分鐘都有顯著的益處。

老年人群的平均睡眠時長變短,體力消耗減少,午睡可能會降低晚上的睡眠質量,長此以往會惡性循環,晚上睡眠質量差—中午午睡補覺—影響晚上質量。此外,睡眠時血流速度變緩,醒來后血壓會產生波動,有誘發中風、心梗的疾病風險。體重偏胖的人,午睡更會加重肥胖的情況,身體消耗的能量減少,不利于健康,還會增加誘發糖尿病的風險。對于低血壓的人,夏天天氣炎熱,水分及電解質消耗快,如果把室內空調設置過低,更容易加重低血壓的癥狀。平時注意白天不要過度勞累,生活作息規律,晚上按時就寢即可保證充足的睡眠。午睡起床時,先清醒一下意識,動作要緩慢,避免危險發生。
吃飽了飯立刻午睡,容易導致消化不良,誘發胃炎甚至反流性食管炎。盡量不要直接趴在桌子上睡午覺,長期趴著睡覺會對身體產生一定危害。

最好躺著睡,如果沒有辦法就靠著椅背睡覺,有利于全身的血液循環,準備一個U形枕,午睡時套在脖子上,讓頸椎充分放松。晚上睡眠不好的人群,可以通過睡午覺,有助于體力和精力的恢復。上班族,可以把午睡時間縮短為5~10分鐘也會得到較好的休息。對于大多數人來說,中午睡15~40分鐘是最合適的,即使沒有睡著,也可以休息大腦和緩解眼部疲勞,對恢復精神最有效率,但不要超過1小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