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前,南京市召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,確認引發此次疫情的是毒性大、傳染性強的“德爾塔”變異毒株。而在6月份,“德爾塔”變異毒株也曾引發了廣州、深圳和東莞的疫情。“德爾塔”變異毒株有何新特點?感染后有何癥狀?如何防范?
7月27日,南京市召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通報,“德爾塔”毒株目前是全球疫情流行的一個最主要的毒株。從此前相關的疫情來看,這個毒株有一些新的特點,它對身體的適應力增強,傳播速度比較快,病毒的載量比較高,治療時間比較長,也比較容易發展成為重癥。在傳播力方面,“德爾塔”毒株更強。在上一輪廣州疫情中,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馮子健曾表示,“德爾塔”變異株病毒的傳染性和傳播能力顯著增強,特別是潛伏期或者傳代間隔縮短,在短短的10天內就傳了五六代,病毒的傳播速度在加快。感染者的樣本PCR檢測病毒結果顯示,病毒載量有顯著增加的特點。這個變異毒株的傳播能力比以往毒株傳播能力提高了1倍,比在英國發現的毒株傳播能力提高了超40%。被“德爾塔”毒株感染后,患者體內的病毒載量會比較高。在此前的廣州疫情中,患者發病以后轉為重型、危重型的比例比以往高,而且轉為重型、危重型的時間提前;颊叩腃T值非常低,CT值越低就表示體內病毒載量越高,患者核酸轉陰所需要的時間延長。“德爾塔”毒株可能存在免疫逃逸,但疫苗仍有保護作用。對此,馮子健曾解釋,確診病例里面沒有接種過疫苗的人群,轉為重癥或者發生重癥的比例顯著高于接種疫苗的人,疫苗對新毒株仍有保護作用。此前的研究發現,相比未接種疫苗的病例,接種疫苗的病例從確診到產生抗體陽性的時間短、CT值高、住院時間短。
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江蘇工作組醫療救治組專家、東南大學副校長、重癥醫學專家邱海波指出,在此次南京疫情中,被“德爾塔”毒株感染以后,早期癥狀可能僅表現為乏力、嗅覺障礙或者輕度的肌肉酸痛,癥狀非常不典型。對此,邱海波特別提醒,做好個人防護很重要。正是因為癥狀極不典型,市民在佩戴口罩、勤洗手、少聚集的同時,也要及時關注自身健康狀況。此前,中國工程院院士、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鐘南山院士曾指出,由于“德爾塔”變異株患者的病毒載量高,呼出病毒濃度大,傳染性極強,所以過去的密接概念已不適用,F在密接者的概念是“在同一空間、同一單位、同一建筑,在發病前四天”,和病人相處在一起的,都是密切接觸者。
在“德爾塔”引發的上一輪廣東疫情中,中國工程院院士、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鐘南山院士曾表示,國產常用疫苗對“德爾塔”變異株有效,中國需要繼續保持疫苗接種“加速度”!暗聽査弊儺惗局甑膫鞑ブ,主要的、重癥的病人多為老年人,同時也有孩子。因此,這兩組人群應加強疫苗接種。鑒于南京疫情出現跨省傳播現象,并發生多起聚集性疫情,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復雜,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提醒公眾,正值暑期,是旅游、出行、聚會的高峰期,人員往來頻繁、流動性大,疫情防控工作不能有絲毫松懈,要繃緊疫情防控弦,做好以下防護措施:
(崔元苑綜合新華網、中國新聞網、環球時報、科技日報、央視網等)